Từ điển Hán Việt
Chinese Character: 许杰
Pinyin: Xǔ Jié
Meanings: Hứa Kiệt - tên người., Xu Jie - a person's name., (1901~)笔名张子三。浙江台州人。现代小说家。17岁考入浙江省立第六师范学校。1919年五四运动时,开始接触新文学。1922年从绍兴五师毕业,任小学、中学教员。1928年赴南洋吉隆坡,任华侨报纸《益群报》总编辑。1930年至广州中山大学预科任教。1932年被聘为安庆安徽大学文科教授。后任暨南大学教授。抗战后回原籍主持大公中学校务。后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教授、上海临时大学、同济大学、震旦大学教授。建国后,为全国作协会员、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,同时任复旦大学教授,1951年调任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、教授。十年动乱被迫退休,现重回华师大担任培养研究生的工作。著有《新兴文艺短论》、《许杰短篇小说集》、《许杰散文集》等。《惨雾》短篇小说。许杰的代表作,发表于1924年《小说月报》15卷8期。茅盾将这篇小说收入《中国新文学大系·小说一集》,并在《导言》中说,这是“那时候一篇杰出的作品”。小说是作者应《小说月报·非战文学专号》征文而写。意欲通过两个乡下村子的原始械上也是别具匠心的。茅盾曾评价它是“作者的最好作品。”
HSK Level: 6
Part of speech: tên riêng
Stroke count: 14
Radicals: 午, 讠, 木, 灬
Chinese meaning: (1901~)笔名张子三。浙江台州人。现代小说家。17岁考入浙江省立第六师范学校。1919年五四运动时,开始接触新文学。1922年从绍兴五师毕业,任小学、中学教员。1928年赴南洋吉隆坡,任华侨报纸《益群报》总编辑。1930年至广州中山大学预科任教。1932年被聘为安庆安徽大学文科教授。后任暨南大学教授。抗战后回原籍主持大公中学校务。后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教授、上海临时大学、同济大学、震旦大学教授。建国后,为全国作协会员、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,同时任复旦大学教授,1951年调任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、教授。十年动乱被迫退休,现重回华师大担任培养研究生的工作。著有《新兴文艺短论》、《许杰短篇小说集》、《许杰散文集》等。《惨雾》短篇小说。许杰的代表作,发表于1924年《小说月报》15卷8期。茅盾将这篇小说收入《中国新文学大系·小说一集》,并在《导言》中说,这是“那时候一篇杰出的作品”。小说是作者应《小说月报·非战文学专号》征文而写。意欲通过两个乡下村子的原始械上也是别具匠心的。茅盾曾评价它是“作者的最好作品。”
Grammar: Tên riêng, không thay đổi theo ngữ pháp.
Example: 许杰是一位作家。
Example pinyin: xǔ jié shì yí wèi zuò jiā 。
Tiếng Việt: Hứa Kiệt là một nhà văn.
Nghĩa chính
Tiếng Việt
Hứa Kiệt - tên người.
Nghĩa phụ
English
Xu Jie - a person's name.
Nghĩa tiếng trung
中文释义
(1901~)笔名张子三。浙江台州人。现代小说家。17岁考入浙江省立第六师范学校。1919年五四运动时,开始接触新文学。1922年从绍兴五师毕业,任小学、中学教员。1928年赴南洋吉隆坡,任华侨报纸《益群报》总编辑。1930年至广州中山大学预科任教。1932年被聘为安庆安徽大学文科教授。后任暨南大学教授。抗战后回原籍主持大公中学校务。后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教授、上海临时大学、同济大学、震旦大学教授。建国后,为全国作协会员、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,同时任复旦大学教授,1951年调任华东师大中文系主任、教授。十年动乱被迫退休,现重回华师大担任培养研究生的工作。著有《新兴文艺短论》、《许杰短篇小说集》、《许杰散文集》等。《惨雾》短篇小说。许杰的代表作,发表于1924年《小说月报》15卷8期。茅盾将这篇小说收入《中国新文学大系·小说一集》,并在《导言》中说,这是“那时候一篇杰出的作品”。小说是作者应《小说月报·非战文学专号》征文而写。意欲通过两个乡下村子的原始械上也是别具匠心的。茅盾曾评价它是“作者的最好作品。”
Chi tiết từ vựng
Trung tâm học tập
Quy tắc ngữ pháp & ví dụ thực tế
Phân tích chi tiết từng ký tự
Thống kê tổng quát
Nhấn "Hiện thứ tự nét" để xem minh họa, hoặc "Bắt đầu tập viết" để luyện tập!